2025年中国击剑俱乐部联赛全国赛在南昌国际体育中心隆重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3000余名选手齐聚于此,共同参与这场国内最高水平的业余击剑盛会,赛事首日,整个场馆便弥漫着紧张而热烈的竞技氛围,剑手们在三条剑道上展开激烈角逐。
本届赛事参赛人数突破3000人,较上届增长近20%,创下击剑俱乐部联赛创办以来的新高,赛事组委会秘书长张涛表示:“今年我们特别将全国赛安排在南昌,这座英雄城市正在成为新兴的体育赛事中心,参赛人数的增长表明击剑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和业余爱好者加入到这项优雅而充满智慧的运动中来。”
比赛设花剑、重剑、佩剑三个剑种,按年龄分为U10、U12、U14、U16、17+和公开组等组别,最小的参赛选手年仅8岁,最年长的选手已经65岁,真正体现了击剑运动全民参与的特点。
昨晚的开幕式巧妙地将江西地方文化与击剑元素相融合,开场表演《赣江论剑》通过现代舞蹈形式展现击剑运动的力与美pg,同时融入景德镇青花瓷元素和庐山云雾的意境,来自南昌本地的小学生们表演的《少年剑客》节目,展现了当地击剑运动普及的成果。
中国击剑协会副主席在致辞中指出:“俱乐部联赛是全国击剑爱好者展示技艺、交流提高的重要平台,我们欣喜地看到,通过联赛的持续举办,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击剑、喜爱击剑,这对于培养后备人才、推动项目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今日上午9时,比赛正式打响,首先进行的是U10男子花剑和U12女子重剑小组赛,小剑手们虽然年纪不大,但一招一式有板有眼,进攻、防守、还击,技术动作完成得一丝不苟。
来自北京锐剑俱乐部的李昊阳今年刚满9岁,学习击剑已有两年时间,他在小组赛中三战全胜,顺利晋级淘汰赛。“我很喜欢击剑,它让我变得更勇敢pg模拟器、更专注。”李昊阳赛后说,“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代表中国参加奥运会。”
下午进行的17+女子佩剑比赛竞争异常激烈,上海剑锋俱乐部的王晓雯最终夺得该组别冠军。“这是我第三次参加全国赛,每次都能感受到整体水平的提升。”王晓雯表示,“今天我在决赛中的对手就很强,我们打出了15:14的比分,胜负只在毫厘之间。”
本次比赛组委会选派了包括12名国际级裁判在内的86人裁判团队,确保比赛判罚的准确性和公正性,裁判长李建国介绍:“我们提前两天就开始了裁判培训,统一判罚尺度,本次比赛继续使用最新的电子裁判设备,提高判罚的精确度。”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比赛还邀请了来自法国和意大利的两名外籍裁判参与执裁,这不仅提升了比赛的国际水准,也为中外击剑裁判提供了交流学习的机会。
作为东道主,南昌市为本次比赛做了充分准备,市体育局局长表示:“我们投入了大量资源确保赛事顺利进行,包括场馆布置、交通疏导、后勤保障等各个方面,同时组织了100名志愿者为各参赛队提供周到服务。”
比赛场馆按照国际标准布置了60条剑道,每个比赛区域都配备了专业的医疗点和康复服务团队,组委会还在场馆内设置了击剑装备展销区、击剑文化展示区和体验区,让观众在观看比赛之余,能够深入了解击剑运动。
看台上,不少家长专程陪同孩子前来参赛,来自广州的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女儿练习花剑已经三年,这次参加U14组比赛。“学习击剑后,孩子变得更加自信和自律,这对她的学习和生活都有积极影响,我们不在乎比赛成绩,更看重她通过比赛获得的成长。”
赛事期间,组委会还特意安排了前国家队队员现场指导环节,为小选手们提供技术指导和建议,不少家长表示,这样的活动非常有益,能够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击剑运动。
南昌市近年来大力发展体育产业,先后承办了多项全国性和国际性体育赛事,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举办这类高水平赛事,不仅能够促进击剑运动在南昌的普及和发展,也能提升城市形象,带动体育消费和相关产业发展。”
据统计,本次比赛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赛选手、教练员、裁判员及家属超过6000人,预计将为南昌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明日将进行U16组各剑种和个人赛以及公开组佩剑比赛,其中U16男子重剑比赛备受关注,该组别中有多名省青少年队队员参赛,竞争水平接近专业赛事。
明天还将举行“击剑进校园”论坛,多位击剑教育专家将就击剑运动在青少年中的推广和发展进行研讨交流。
夜幕降临,首日比赛圆满结束,但南昌国际体育中心依然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在为明天的比赛做准备,而不少教练和选手还在回顾今天的比赛录像,研究战术,调整策略。
剑道上的交锋暂时停止,但每个人心中对击剑的热爱仍在持续燃烧,明天,这里将继续上演精彩的对决,见证更多梦想的实现和奇迹的诞生,这项源于欧洲的古老运动,正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